在產品質量穩定期間,某一個廠家的產品品牌好壞與質量沒有關系,與企業家對品牌的思想有直接的關系。品牌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,即使你有再多的資金,也不會一蹴而就。品牌的建設過程需要思想,而恰恰是思想是這個世界最不易模仿的東西,因為它的瞬息萬變。換句話說,如果模仿思想,這個成本太大了。在你還沒有完成模仿的過程中,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,如何模仿呢?
企業家文化水平高低的差別在產品制造過程中沒有太大的差別,技術可以模仿,技術專家可以聘請,機器可以購買相同的。在這個階段大家對文化的理解并不清晰。當生產達到平穩階段,企業之間單純依靠產品品質競爭達到膠著狀態的時候,文化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。
比如:對廣告公司而言,當某一個行業的廣告公司都是依靠拉廣告、發雜志來生存的時候,每家之間的差別并不大。印刷是外包的,設計圖是客戶提供的,文章內容是網上扒的,展覽會大家都可以去的。在這種狀態下,即使有實力的廣告公司如何擴大發行量,如何更多的參加展覽會,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撰寫文章也無濟于事。因為,這些工作很難被所有的客戶所了解。在某種程度上說,這樣的競爭結果反而使有實力的公司處于劣勢。這就是膠著狀態。本來做廣告公司的企業領導需要文化的,但在這個層次競爭中,有文化和沒有文化差別不大,因為所有環節都沒有給文化顯現的機會。
但是,當廣告公司為客戶提供的服務躍升到策劃的層面上,差距就立刻顯現出來了。“策劃”這兩個字并不是能念出來就行的,從某種意義上說,每一個企業家都是策劃者,只不過水平高低不同罷了。如果一家廣告公司給企業的策劃案出來后,相當多數的企業領導都會一樣判斷出來這個案子的水平高低,這不需要專業的知識。當一個策劃案實施后,效果也是明顯的擺在那,沒有任何機會給你辯解。好就是好,壞就是壞。
這就是差異。
對企業家而言,當自己的市場處于膠著的時候,關注一下自己的市場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,這也給有文化的企業領導提供了超越的機會。
以上轉載
相關文章 | 評論排行 |
|
|